墨坛库 > 伙计 > 锁该章节已被锁定

锁该章节已被锁定


  1902.冷静一点为好

  我不是官场中人,对政治方面的事不感兴趣;我也不是商场中人,不过就是在学习做生意的一些道理,可是2012年因为钓鱼岛纷争导致的国人群情激奋,掀起的抵制日货导致的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似的轮回,就真正明白了政治究竟是怎么回事,群众究竟是什么力量,柏杨究竟为什么会写《丑陋的中国人》,南京大**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国军究竟为什么那么不堪一击,也明白了解放军究竟为什么在解放战争中横扫千军如卷席,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和中印边境保卫战究竟为什么会高奏凯歌的原因。

  在各方舆论的正能量的积极引导下,在钓鱼岛争端日益白热化、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的呼声震天动地的时候,2012年对于日系车来说可谓严冬,日系车的销量一度出现暴跌,多家日系车企业甚至不得不暂时停产。经历了从2012年8月以来连续三个月的大幅下滑后,日系车在华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在月跌倒了谷底,日系车月度销量首次低于10万辆,仅占中国汽车销量的7.61%,这也是日系车的销量有统计以来首次跌破10%。在反日浪潮趋于平静之时,有关日系车的销量是否也已经触底并开始反弹于是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于是有一家汽车网站在11月上旬对2537位业内人士与专家进行了采访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半数的人认为日系车的销量已触底,而选择不同意的比例为37%,另有约13%的人士认为这一问题现在判断为时过早。而从那份调查中,认为日系车的销量在12月份出现反弹的比例为29%,而选择明年一季度的人士比例为28%;只有6%的人认为日系车已经出现复苏,更只有1%的人认为11月是日系车出现反弹的时间节点。

  但是事实往往证明那些专家学者的判断常常令人大跌眼镜,因为受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的争执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持谨慎乐观者往往比例更高一些。可是各种数据都表明,日系车的境况正在发生好转。日产的市场销售总部更是表示,11月开始阶段,日产汽车的订单量已经阶段性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丰田的执行副总经理也承认,11月份零售业绩已经明显恢复。日系车的复苏正在悄悄到来。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月,日系品牌的乘用车一共销售了17.02万辆,相比上月销量增长达到了72.1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例重回10%以上,也比上月增长4.04个百分点,而这与德系汽车品牌的销量环比下降3.88%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而**2012年最后一个月,日系车的销售恢复更是一骑绝尘,南方市场的日系车的部分车型甚至因热销而出现严重缺货,有些车型甚至要等一个月左右才能提车。有日系品牌的车商声称,仅12月上旬的销量就达到了前四个月销量的总和,比11月份也有超过七成的增长。一些如释重负的车商承认:市场恢复速度超过预期。

  2013年两会后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决定按汽车节油率划分为16个档次,补贴底线也大于3000元,这就意味着所有技术类别的车型都将被放至同一起跑线上,而此前补贴偏弱的混合动力车型将会大幅受益。业内的人士一致认为,新政策对日系车更有利、受益更大,因为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日系混合动力车型无疑比欧美系的更加成熟和实用。

  这就是日系车走出低谷、再登**的信号弹。

  其实日系汽车的浮沉也反映了日本工业的坚韧不拔的企业文化,当钓鱼岛事件出现以后,社会的全部注意力,包括媒体、官方、市场都从上到下几乎全定格在中日关系上面,因此,当抵制日货的情绪高涨的时候,日系车受到很大的打击在所难免。可是相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汽车企业遭遇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地方保护打击相比,相对于2009年丰田召回门事件,后来的日本大地震以及造成的核电站泄漏,再加上后来的泰国洪灾的一系列的灾难事件,这根本不算什么,日系车一直就是这样顽强地走过来了。

  在两国政府出现纷争的时候,日本商人没有跳出来进行争辩;在中国人民群情激愤的时候,他们保持的很冷静;在中国出现**的暴力行动的时候,他们依然理智的保持冷静;日系企业这种顽强性更多的体现在其精益生产方式带来的成本降低以及产品品质的保证上,同时不失时机的迅速采取行动,针对社会上砸毁日系车的情况,日系企业提出了零损失赔偿的方案,提出了诸多的促销措施,在中国高层和团体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会议的时候,日本各界纷纷访华、日本企业坚持出席颇为重要的羊城车展,选择正面面对市场,所有这一系列行动,最大程度挽回了日系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损失,同时,也为车市的反弹做好了十分积极的准备。

  随着社会热点的转移,让整个抵制日货的民间情绪逐渐弱化,日系车品牌的社会压力也在不断缩减,虽然在钓鱼岛主权上依然针锋相对,可是我国官方也在民间抵制日货问题上有了表态。中国商务**表示,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也是国货,而国货应该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事情到这里为止,从民间到网络充满了不满的抱怨和愤怒,其主要观点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自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同时对日系车在华销量回暖一事纷纷热议,而其内容几乎一边倒的表示不满和反感,其中甚至存在大量**言论。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美国轰炸,国内曾经掀起过一股拒喝可乐、抵制美货的**,然而没过多久,可乐照样喝,麦当劳照样吃,别克照样开,美剧照样看,白宫照样访问;日本在钓鱼岛问题、靖国神社参拜等问题上曾经多次**国人的神经,此前也曾经引发过类似的**日本在华商店、抵制日货的事件,然而每每当风声过去之后,事态稍有缓和,日本车、日本家电、日本化妆品和日本旅游依然在中国很畅销呢?其实问题不难解释,这就是政治,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这也就是大家的一种弊病。

  我们似乎动不动就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爱国挂在嘴边,很容易激动也很容易忘却,却忘却了我们为什么要激动,忘却了我们何时才能不激动;忘记了我们刚刚从韬光养晦的战略国策中小心翼翼的站起来,还没来得及大吼一声就发现自己原来四面树敌;加入世贸组织,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也施行了这么多年,然而技术没换到,市场却被列强瓜分殆尽,人口红利也被榨得干净了,所以我们根本不具备与日本、越南、印度、菲律宾作战的能力,更别说还有美国人和俄国人早就虎视眈眈。

  遇事还是冷静一点为好,想一想在人心涣散、信仰缺失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我们有多大的胜算,更要想一想抵制日货、全面对峙、扬眉剑出鞘不过全在于政府的决心。想一想目前民族工业尚未全面崛起,民众收入整体偏低,国际地位还远未达到预期,奢谈什么民族复兴不过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更要想一想,抵制日货这么多年我们为何一直没见成效?最该站出来与日本抗衡的那个群体为何从开始慷慨激昂到后来缄默不语呢?

  日系车究竟如何?判断这个问题有各种不同的出发点。

  一些有爱国情怀的人会说,坚决不买,要永远抵制日货。还会质问人家难道忘了日本人怎么说的吗:即使我们永远不参拜靖国神社,韩国人也不会买日本车;即使我们天天参拜靖国神社,中国人也照样会买我们日本车。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不能让日本人小瞧了我们中国人。中国人要团结,共同抵制日货。也有人说:买日系车是情感有问题,买韩系车是智商有问题。所以在钓鱼台纷争的时候,全国的日系车上贴五星国旗和钓鱼岛是中国的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人直接贴日本是中国的了。

  一些喜欢对比的人都会有一种车系的情结:认为德系车最好,因为只有严谨的德国人才能造出最完美的汽车;其次是日系车,(当然不是合资品牌的那种),日系车即使在欧美都是制造技术精湛的典范,但在科技程度上跟德系车有差距;意系车**四*,科技含量高,但细节做得不好,小毛病多,属于另类产物;美系车注重排量和舒适性,但大部分车的内饰较为粗糙;法系车的家用车除了在本土和一些小型车在欧洲卖得还好之外,在全世界都卖不出去,只有重型卡车做得不错;英系车以前做得不错,走高雅贵族路线,但继承了英国人较为随意的性格,小毛病不断,现在曾经最好的英系车都是德国人在制造。

  还有一些人会从各方面对日系车进行一个评价与总结。因为日本国土的75%都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弯路较多,再就是日本本土的资源短缺,所以日系车比较重视汽车的操纵性和经济性;日本在小型车方面属于大师级,外观圆润自然、内部配置丰富、善于为车主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驾乘空间;中型车则外观细腻优雅、装备齐全丰富、工作稳定可靠、特别是在体贴乘员的一些小装备方面更是显得无微不至;而在高档车领域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经济性、动力性、舒适性和安全性都非常出众,价格又不昂贵,实在是物有所值。

  在大家的印象中,德系车的优点是底盘和车身扎实,安全系数高,做工精细,科技含量高,操控性好;缺点是油耗稍大。美系车的优点是扎实和宽敞;缺点是油耗高,做工粗糙。法系车的优点是浪漫和操控性好;缺点是做工不够精细,价位太高。日系车的优点是燃油经济,零部件故障少,车内做工花哨;缺点是安全性能相当差。英系车的优点是豪华,有贵族血统;缺点是价格昂贵,高科技含量一般。意大利车的优点是超级跑车的国度,缺点则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享受的。韩系车的优点是山寨版,缺点也是山寨版。

  于是大家都认为,德系车是机器,日系车是工具,美系车是大块头,法系车则是头永远比**好看;韩系车是没什么特点,而英系车要的是血统和高贵。于是就盛传着这样一种乘用车的选择标准:法国车的外形+美国车的空间+德国车的动力+日本车的油耗+瑞典车的安全+韩国车的价格=满意。

  有一则小笑话也是很能说明各国车的特点,也说明了日系车的适用人群。美国说:我们有林肯,加长我最牛;意法两国说:我们有兰博基尼、法拉利,跑车我最牛;英国说:我们有劳斯莱斯、布加迪,豪车我最牛。日本说,我有丰田、本田,家用我最牛;我们中国也有话说:我有奥拓、奇瑞QQ,爆胎、抛锚我最牛!

  '


  (https://www.motanwx.cc/mtk152300/783035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