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萌妃驾到:腹黑傻王靠边站 > 第五百零四章 有消息了

第五百零四章 有消息了


  听着元诩意味莫明的笑声,尔朱英娥心中震惊,懊悔不已,自以为那些事不露痕迹,哪知他却已明察秋毫!到底从何时起,他开始留意此事?竟然隐藏得如此之深!还好除了刻意偶遇元子攸外,她并没有任何出格之事。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想到这里心中有了底气,明眸转了转,换上一副哀怨的表情,幽幽说道:“若说凑巧,怎及得上潘充华?她怀上的龙胎,那也是凑巧得来的!”说完偷偷观察元诩的表情。

  果然提到潘外怜,元诩顿时泄了气,懊恼地甩了甩手道:“朕跟你说过多少次,潘充华的事,纯属凑巧……是意外!那天你说身子不好,把朕轰走,朕心里闷气,多喝了几杯,在晴翠园遇到她,她过来扶朕,朕把她当成你,就……”

  当时敬事房完全不知此事,酒醒后第三天元诩才慢慢想起,待要赐饮“避子汤”已经无济于事。不想两月后潘外怜竟有了身子,太后得知后发了一通雷霆。

  太后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即在皇后诞下皇帝子嗣之前,其他嫔妃不得先有身孕。每次皇帝临幸妃子之后,必须赐碗“避子汤”令妃子服下。

  几年来此条规矩在后宫中严格执行,皇后胡明容迟迟不见动静,最不起眼的潘外怜却令人意外地怀上了。太后把不争气的胡明容数落一番,命人给潘外怜灌堕胎药,被元诩拦了下来。母子俩因此冷战了几天。

  “皇上口口声声说这后宫中,唯有臣妾才是您最想见的。可自从潘充华有了身子,皇上您的心思,全用在她那儿了,哪里晓得臣妾孤苦?”尔朱英娥见这招奏效,忙趁热打铁,抽抽噎噎。元诩一脸懊丧,想出声安慰又不知如何开口,这时小嵩子来报,潘充华呕吐不止,米粒未进,几个小婢六神无主,过来请示皇上。

  元诩烦燥地摆摆手道:“朕有事,晚点过去!”

  小嵩子应了声,刚要走,被尔朱英娥唤住:“跟她们说,皇上这就过去!”转头对上元诩怔愕的表情,柔笑道,“皇上走吧,臣妾正好想去看望她。”

  ……嵩山东峰太室山峰峦叠嶂,流瀑深涧交汇,苍松翠柏相杂,明练寺座落于其山麓,是一个幽静去处。而寺之背山一堣,更是静中最僻之处。一带浅水逶迤向东而去,大小卵石错落分布,光滑的石面,反射着阳光,有些刺目。

  水旁浓荫下,元子攸看向盘腿坐于石上身着海青衣的永泰,心中慨叹不已。十四岁的她,本应天真无邪活泼阳光,却过早知道了某些秘密而整日心事重重。

  他不禁回想起两个月前,太后携皇帝皇后嫔妃公主亲信等前往嵩山踏青,他经皇上钦点得以陪侍左右。有天,见太后心情不错,元诩旁敲侧击提起亲政一事,结果母子起了争执,两人不欢而散。

  傍晚时分,永泰神色凄惶跑来向皇兄泣诉,原来她陪太后用膳时提起归政一事,惹得太后火冒三丈,盛怒之下把桌子掀翻,碗碟碎了一地,并怒斥她是白眼狼。

  闻言,元诩忧心忡忡建议永泰找个安全之地躲起来,待太后消慢慢忘了此事,他再派人接她回宫。永泰却说她本不该在母后的气头之上提此事,等她消了气就没事,根本无须躲避。

  哪知三天后大家启程回宫时,却不见永泰。只留下一笺简信,说她自觉心浮气燥亟需高僧指点,而嵩山景色优美环境清幽,是静修福地,她打算在此修行,替大魏朝及母后皇兄祈福。

  元诩要派人去劝她回宫,太后道:“永泰不比建德,她一向做事沉稳。既然心意已决,就由她去吧!”竟是毫不留恋地离去。

  然而元诩总觉得永泰出家没她说的那么简单,其中必有隐情,暗中多次派人去探寻,终于在明练寺找到她。但她对宫里人避而不见,不得已,才让元子攸亲自前来一探真相。

  “叫我明心吧!这是我法号。”沉默良久的永泰突然开腔,把陷入沉思的元子攸吓了一跳,才两三个月不见,她变化很大。不仅仅体现在着装上,神情举止亦都透着前所未有的淡泊与深沉,与之前的怯弱忧郁判若两人。看来她在这山中真没白呆。

  元子攸没作声,知道急不得,能让她舍弃皇宫优裕生活甘守清贫,定是非同寻常之事。只要她愿讲,他会等。太阳已偏离头顶往西倾斜,把浓荫的影子拉得更长。流水叮咚,虫鸣唧唧,更显得山间静幽无比。

  终于,明心叹了口气道:“罢了!我总不能太自私,明哲保身。”接下来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元子攸震惊不已。若非亲耳听来,他还不敢相信,太后竟想废掉元诩!

  “她想当史上第一女皇!”明心说此话时声音有些无法控制地颤抖。才多大的孩子,压着这么个惊天秘密,真不知是如何挺过来的。“她还想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元子攸不由得吃惊万分,灰紫眸瞳在骤然睁大之后又缩了缩,蹙眉望着明心,低声道,“说下去。”

  原来明心那天被太后责备后,思虑再三决定去向她认错,无意中听到她与郑俨的对话,母后与郑俨竟然有个私生子,母后想让他当皇帝,如此母后才可以借新皇不熟悉政务之由继续把持朝政。

  考虑到废幼立长废正立私名不正言不顺,百官必定反对,郑俨建议她自己登基称帝,改元换制,几年后再传位给他们的私生子,如此便顺理成章。

  明心听得心惊胆颤,不敢将此事告知皇兄,怕他做出冲动之事,反而祸及性命。又怕被人发现她已知情,思虑再三,出家了事。

  元子攸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是翻江倒海,朝廷马上便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他若是提前行动助皇上夺权,时间仓促胜算不大。毕竟太后的党羽众多,根深蒂固,要撼动着实不易。

  成王败寇,说的是寻常人家。他与皇上若败了,则连当寇的资格都没有,唯有咔嚓一刀,还陪上家眷几百丁口。

  然而,他能置身度外全身而退么?

  匆匆辞别明心,元子攸马不停蹄回到京城长乐王府,正犹豫着该如何向皇上禀报,崔烨回来了。虽风尘仆仆满身疲倦,却一脸喜色,进门便道:“爷,有消息了!”

  本书来自http:////.html


  (https://www.motanwx.cc/mtk164207/8515824.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