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与子成媒 > 第二十九章 新年采薇 下

第二十九章 新年采薇 下


  <="ads_c">_id="u1662291";<="ads_c">_id="u1749449";<="ads_c">_id="u1749455";

  送走了宋三夫人,赵卿欢独自在雅室又静静的跪坐了片刻后就回到了内务堂。

  桌案上,那厚厚的一叠婚配帖依然堆在笔架边,赵卿欢漫不经心的一份一份打开看着,可脑海中不断浮现而出的却是宋瑶那张线条略显英气的脸。

  守灶女么?直到现在,赵卿欢才有些恍然大悟,难怪她每次见宋瑶,总会觉得她身上一直少了一种小家碧玉似的温婉之气,多了一种长女为大的担当感,且每次在衡阳那儿见着她,赵卿欢发现她几乎都是独来独往的,寻常小娘子凑在一块儿私谈的那些个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的话题,她也是从不参与的,最开始的时候赵卿欢觉得宋瑶端庄的有些过了头,可见多了,她才发现这便就是宋瑶的本性,从头到尾她都是不屑装腔作势的。

  而如今,被宋三夫人这样一说,赵卿欢便更加明白了宋瑶的天性,也是突然的,她就对宋瑶多了一些以前不曾有过的好感。

  但是,对于宋瑶竟会私下主动去找梅遇笙这件事,赵卿欢却尤感不解。是,梅遇笙做私媒这件事儿在帝都朝臣贵胄的圈子里并非秘密,不管他开价多令人咋舌,可上门诚邀他出宫说媒的人还是有很多。不仅如此,赵卿欢还知道有的时候像钱掌媒和胡掌媒他们遇着难配的媒,还会私下去和梅遇笙讨一讨合适的人选,梅遇笙多半也是笑脸相迎的。

  其实本来嘛,媒妁这一行当,一个人的人脉那再大也是有限的,整个大唐,官、私媒人互通有无那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若这事儿换做别人,赵卿欢兴许还会主动找上门去与之促膝长谈一番,但偏偏又是梅遇笙,要让她先低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想到这里,赵卿欢忽然没精打采的合上了手边的婚配帖,再一次深深的觉得宋瑶的事儿其实就是一个烫手山芋。

  先从宋三爷的府上来看,小娘子和亲爹妈俨然就成了两派。三爷和三夫人应该还是偏向她赵卿欢的,但宋瑶对她似乎就没有什么好感了,即便现在她心怀诚意的过府拜访,只怕换来的也不过是宋瑶的一顿冷嘲热讽,毕竟这之前,在宋三夫人没有来找她的时候,宋瑶就已经三番两次的明着暗着警告过她让她不要接手宋家的事儿了。所以这一层,是他梅遇笙占了上风。

  再者,皇上这边到底是个什么想法眼下连三爷和三夫人都是拿捏不准的,她赵卿欢也不可能径直就这样冲进宫去问皇上的心思,那么这样看来,梅遇笙又是个近水楼台的,毕竟他常伴御前,揣测圣意总是比她要更有几分把握的,如此,梅遇笙又胜了一层。

  是以思忖了一番后,赵卿欢的眉头就皱的更拧巴了,要按这么比的话,宋瑶的事她在梅遇笙的面前根本毫无胜算啊!

  这媒,要怎么配?

  赵卿欢一心烦就打开了手边的户籍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她一目十行,看的同时心里也在细细盘算。

  册子上的那些人名沾了窗外洒进的暖阳跃入了赵卿欢的眼中,忽然,她视线一顿,嘴角微扬,一张俊逸的脸孔就随着那户籍册上的一笔一划在她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

  因宋瑶的事儿突然有了些喜人的眉目,所以赵卿欢愉快的用好了午膳以后拿着一叠人像就晃出了衙门府。

  虽隆冬未尽,可举目而望,视线所及已多少有了一丝春意。那从家院中悄悄探出的枝头尖儿上已有了新抽的嫩芽,星点的翠绿迎着料峭碎寒非但不见畏惧,反而透着勃勃生机,令人见了就觉得颇为赏心。

  眼前,有三三两两的人顶着风低头而过,赵卿欢收回了视线,拢了拢风毛宽领,不由的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今儿一大早刚开府门,连贺、裴苑并了胡掌媒和邱掌媒就各牵了一匹马出城去了邻县,害的她刚才到了马厩一看里头竟是空空如也的。

  所以这会儿赵卿欢一边抱紧了手中的十来张画卷一边暗自腹诽道:等开了春,各衙役例行进宫述职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多备两匹马的要求白纸墨字的写在奏折里。

  其实从官媒衙门徒步去西市倒也并不是很远,只是这隆冬初九天寒地冻,迎风步行还是有些折腾人的,所以刚踏进西市,赵卿欢便转身进了一家汤饼铺子,张口就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准备先驱了寒再去画坊。

  “王氏汤饼”是老字号了,这间小小的铺子在西市的第一个胡同口已经开了快十年了,他们家的汤饼汤鲜饼脆,口味也多,所以这会儿虽已经过了膳时,可铺子里却是桌桌有客,人满不闲的。

  笑眯眯的小二很快就端上了赵卿欢点的羊汤,赵卿欢顺势捧着汤碗,一边暖手一边微微的吹开了汤上的那一层羊脂浮油,正准备喝一口,却忽听邻桌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郎和同桌友人叹气道,“今儿真是白跑了一趟,原本以为这还没出正月,白氏画坊应该是空的很的,我还特意是多拿了两幅古卷想让白大亲自给我裱个新边儿的,这下倒好,连画坊的门我都进不去。”

  赵卿欢的嘴刚凑到碗沿边,闻言视线就一扫自己放在手边的那一叠炭描素画的人像,不由就转头向那少年郎问道,“敢问郎君,那白氏画坊怎么了?”

  少年郎闻言看了过来,一见赵卿欢一袭官服在身,立刻知无不言道,“大人还不知道吧,今日明柳先生在白氏画坊开案授课,这一大早的,整条茶门胡同就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多少人想一睹明柳先生的风采,白三这回啊,又赚大发咯。”

  这少年郎口中的眀柳先生姓方名绥之,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方家的八郎。

  说到长安城长安县的方家,那可真是百年的书香门第之府,俗语有云:两朝帝师肃拜,一门方氏独受——这“方氏”,说的就是方家的太上老爷方镇海。

  方家世代以做学问为重,从本家宗族到旁支,几乎鲜少有入朝为官的,不过不走仕途却丝毫没有折损方家这近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名望和声誉。这几十年中,从帝都远赴各处的方家子弟不计其数,方氏一族严格恪守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族风,最为难得的是,方家在奉行独尊儒术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辱没了其他学派的修为内养,“三教并存,儒为根本”的族风也一直延续至今,受人敬仰。

  这明柳先生方绥之是宗族本家方府的第八个儿子,他自幼习画,天赋异禀,十二岁的时候因画了一幅“近池闻香荷满图”而名动长安,弱冠之后,他是深居简出很少抛头露面的,一年之中也鲜有画卷问世,不过越是这样,他的画就越受人追捧,据说,方绥之的真迹,如今在黑市已经能卖到千金了,所以除了他的字号“明柳”之外,外界也有雅称他为“千金先生”的!

  不过赵卿欢觉得这根本算不得是雅称,因为这个“千金先生”的叫法有着一股子文墨酸气。想当初赵卿欢从衡阳口中听到这个雅称的时候直笑了半天,还没轻没重的调侃说这方绥之还活着都已经是千金了,若万一有一天他驾鹤西去了,那真迹一值钱,这“千金先生”岂不是要改口叫“万金先生”了?当然咯,当时赵卿欢刚说完,就受了衡阳好大的一记白眼。

  所以,这会儿赵卿欢听那少年郎说方绥之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开案授课于白氏画坊,她顿时就明白了此人说的“白跑一趟”的原委了。

  “真的很多人吗?”但想想自己一路迎风而至,冻得鼻尖通红牙齿打颤的,赵卿欢心里又存了一丝侥幸,或许,她这一身官服能保她把人像交给白大或者白二呢?

  谁知那少年郎竟肃穆的点了点头道,“还是奉劝大人今日不要往里头挤了,也不知这白氏三兄弟和明柳先生是什么关系,这白氏画坊今日能请到素来半隐的明柳先生不说,进坊的规矩还定的死死的,没有请柬,连递了银鱼袋上去,白三的眼睛都是不眨一下的。”

  赵卿欢闻言,客道的冲那少年郎一颔首,然后转回了身开始默默喝起了温热正好的羊汤。

  得了,今儿喝完这碗汤,她也应该打道回府了。既白三连银鱼袋也不正眼瞧一下,那她这块挂在腰间的官牌想必就更不抵用了。

  说起来,做媒妁这一行久了,赵卿欢便越发的觉得民间才是真正卧虎藏龙的一汪深池。

  远的不说,就说这立在西市茶门胡同的白氏画坊吧,其实当家的并非一人,而是一胞同生的三兄弟,三人长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细辩难分,可性格却差了个千山万水。

  白大寡言少语,擅舞笔墨,一纸狂草妙手生花;白二八面玲珑,能说会道,圆滑世故最擅迎客;白三精于算计,最擅敛财,画坊内外物件进出全靠他一人打点。

  三兄弟齐心,将这小小的一间画坊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客来不断,硬生生的逼得西市其他几间经营不善的画坊关门大吉。且外人也很难摸透这白氏三兄弟到底是什么来头,只知他们与众多画派的名家大师都有往来私交不错,所以一听这明柳先生一来就把授课的案台放在了白氏画坊,赵卿欢也是见怪不怪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https://www.motanwx.cc/mtk58770/3120366.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