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扩张之路 > 第八百四十九章 华盛顿海军条约

第八百四十九章 华盛顿海军条约


  透过窗外看去,伦敦上空弥漫的雾气依旧是那么的浓重。同样,大量的房屋以及工厂等设施,也如过去一样肆无忌惮的朝着空气排放着有毒气体。或许他们根本不清楚,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对这座城市究竟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当然,或许他们也没必要清楚,毕竟即便是真的发生了些什么,那也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人们仅仅只是在空旷,同时能见度也很低的街道上行走着,享受着难得的和平时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个世界上珍惜和平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多了起来。

  ‘从来没有一个好战争或坏和平’,不管怎么说,和平总是要比战争好的多。因为哪怕是再怎么正义的战争,其背后都难以掩盖那成千上万的尸骨还有数量更多的哭泣的脸庞…

  看着窗外的一切,丘吉尔忍不住叹了口气。

  有多少次做过这样的动作。

  他在缅怀着大英帝国往日的荣光,在过去,哪怕是面对德意志帝国的挑战,骄傲的大英帝国也可以给出‘两强标准’这样的回答。即便这么做会给英国带来极大的财政负担,但是骄傲的不列颠王国却永不退缩!直到彻底击败敌人为止!

  可是现在为了避免竞争,他却需要去想办法通过一些较为迂回的措施去限制对手,而不是以更强势的方式来给予回击。如果是在十年前有人跟他这么说的话,他绝对会以为对方疯了,因为骄傲的大英帝国根本不会堕落至此。

  但是…

  “现在,能够指望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

  双手扶在窗沿上,看着窗外的景色,丘吉尔转过身来看向乔治劳合。

  “首相阁下,我们已经不能在继续犹豫下去了,我们每多犹豫一段时间。中国人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也变得越来越难以遏制和制衡!”

  (所谓的两强标准,是曾经英国的一位首相提出来的,也就是英国海军的实力必须要超过两个海军强国加起来的实力,甚至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加起来之后的实力。自然,这一标准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后便宣告破产了,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之后。英国政府便只能执行一强标准,也就是与一个最强的海军强国相对等,这个国家就是后来的美国)

  ————————————————————————

  看着丘吉尔,乔治劳合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毕竟对于大英帝国而言,设置一个规则去限制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这从来都不是大英帝国的做法和传统。他们更习惯用自身强势的地位和实力。去主动约束对方。

  只是时事不由人,有些时候面对苦难,哪怕心中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选择妥协。而眼下的大英帝国尽管依然有着全球最强大的实力,但是对于其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与中国人展开竞争,尤其是耗费财力和物力的军备竞赛——————如果是在过去。英国自然不会担心什么军备竞赛,尤其是与中国展开竞争。毕竟哪怕是稍微有些没落了,凭借着过去数百年来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财富,大英帝国依然是最富有的一个国家。甚至在自己也消耗着海量物资的情况下,去支援同一阵营的法国和俄国。

  至于中国?尽管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和强国,但是底子毕竟太薄。即便是作为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在饱受列强的欺凌和掠夺之后,留给严绍和国社政府的却没多少东西——————除了烂摊子外。

  而短短六年多的时间。即便可以让严绍把中国变化出来一个新的气象,却没有办法改变那薄弱的底子。所以如果真的展开军备竞赛的话,对于巅峰时期的英国来说,即便对手是现在的中国,也是毫无压力的。

  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英帝国所花出去的,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甚至可以说。如果依旧按照战前的财政收入来计算的话,英国在这场战争当中消耗的财力几乎已经相当于英国政府数十年的财政收入。

  即便后来英国政府提高了税收,充分的调动了原本潜藏在这个国家最深层的财富,其依然相当于英国政府数年的财政收入。而这数年的消耗。也令英国元气大上…

  这个时候与中国斗气,继续展开类似于和德国那样的军备竞赛的话,只会两败俱伤。

  当然,直接展开军事冲突的话,对于英国来说同样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毕竟眼下英国实在是没钱去进行一场战争了,何况眼下英国国内的厌战情绪也已经因为欧战的关系而达到了一个顶峰…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在面对德国的威胁时,英国也不可能会轻易的妥协,并且转手就把捷克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七强国给卖掉了。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第七强国与其他强国相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另一方面,眼下英国政府最需要的就是时间,需要时间来治愈这场战争当中所遭受的一切创伤。所以眼下英国政府绝对不能与中国发生矛盾,尤其是武装冲突。

  但是这么做的难度可不低,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实力还不如对方,因而不敢主动挑起冲突。这种办法的最好方式就是军备竞赛,比如说过去英国所执行的两强标准。只可惜现在英国的经济似乎不是很给力,所以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

  ——————————————————————

  就如前面说的,想要避免发生战争,通常办法有很多种,比较主流有‘共同毁灭’。也就是真打起来的话,双方都讨不了好,一般来说除非疯子,不然是绝对不会选择共同毁灭这条道路的,因此这条道路固然非常危险,简直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样。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粉身碎骨。

  可是另一方面,这根钢丝却异常的坚固,无论看上去究竟有多脆弱都绝对不会断,哪怕你搬了一头大象上去也是如此。因为没有人会想要共同毁灭,即便是真的有这样的疯子存在,这个疯子身边的人也会制止——————他疯了,他们可没疯!

  历史上的冷战便是如此。无论彼此双方究竟玩的有多热闹,可是这场战争却始终没有打起来!因为彼此双方都很清楚这场战争如果发生了,那么后果以及代价究竟会是些什么…

  就如前面所说的一样,没有那个人会想要世界毁灭,除了疯子,但即便是疯子。他的身边也是会有些正常人的。

  因此尽管当时的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有可能会毁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冲突,可实际上他却就是没有如此…

  而最后,这场冷战也是以其中一方因为经济等各方面原因坚持不住倒下了而宣布高中,而非真正的一场大战。

  只不过这种事情如果说在几十年后还能办得到的话,那么现在可就有些…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核弹呢。而只要还没有出现核弹。便不可能会出现共同毁灭的状况,最多也就是两败俱伤而已。

  另一种方式,就是前面说的,一种近乎于共存的复杂方式。也就是哪怕双方再怎么看不上对方,在想把对方给灭掉。但是由于双方的生存已经与对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无论是哪一方遭殃,另一方都无法摆脱遭到重创的可能。

  这同样是无法出现的,毕竟眼下可不是地球村来着…

  后世因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除了像朝鲜这样的国家之外,不然绝大部分的国家垮台了,都会牵连到另外的一些国家,尤其是一些重要国家。

  就好象后世,欧盟因为诸多原因制裁了俄国,而哪怕是俄国这么孤僻的国家,在他的经济遭殃后。欧盟方面也一样会遭殃。

  不过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因为这个时代的经济联系还没有后世那么强,如果真的有国家倒霉了,那其他国家只会高兴。而绝对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最后一种办法就如前面说的,让对方以为自己实力还不够,或者说是不如对方强,因而不敢主动挑起冲突。

  但是这么做,很容易会挑起军备竞赛,而英国却又不能这么做,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对方主动把自己的实力给限制起来。让他的实力一直不如自己,如此一来,才有可能…

  自然,这么做的难度是很大的,但是却并非没有可能。

  “只要我们能与美国人达成一个共识…”走到了乔治劳合的面前,丘吉尔侃侃而谈。“如果单单只是我国提议的话,恐怕还很难让中国人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限制。毕竟眼下中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并非没有可能超过我国,这个时候给他们带上一个禁锢,他们当然不可能会同意,可如果我们能与美国,能与其他几个强国达成一致的话,那么这个事情便有转机。即便中国人再怎么不愿,只要我们与其他几个国家一同施压,再加上舆论上的压力,中国人也只能选择低头。而只要他们签订了这个条约,那么在条约的监督下,中国人在军事上便永远也不可能会超越我国!”

  听到丘吉尔这么说,乔治劳合点了点头。

  可以说整个计划他还是比较赞同的,除了一点,那就是连英国也要跟着接受限制,而且…

  抛掉那个两强标准也就算了,毕竟现如今的英国已经没有能力去继续维持那个没什么用处的两强标准,可是与美国人平起平坐什么的——————自从大英帝国称霸世界以来,他们还从来都没有与谁平起平坐过!现在突然让他们抛弃这个习惯,他们自然会觉得有些为难。

  ——————————————————————————

  就在丘吉尔在与威尔逊谈论着的时候,在遥远的美国东海岸,一场谈话同样在进行着。

  “你觉得英国人会同意吗?”。

  华盛顿的白宫里,坐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威尔逊有些无奈的看着眼前这个书卷气十足的青年。

  说是青年可能有些不太正确,因为站在威尔逊眼前的这个青年已经有38岁了。尽管从理论上讲还仅仅只是一个青年而已,但是在严绍的那个时代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中年人了…

  从某种角度上讲。眼前的这个男人甚至比严绍还要大上一岁。

  当然,38岁,这个年纪在政坛上还是很年轻的。还属于一个很容易会犯下许多错误的年纪。毕竟对于某些事情来讲,38岁并不算是一个拥有很多经验和阅历的年龄。

  不过尽管如此,伍德?威尔逊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的器重。

  这个人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已经崭露头角的丘吉尔和斯大林不同。尽管是作为后世的三巨头而存在的,但是这个时候的罗斯福仅仅只是因为威尔逊的赏识而担任海军助理部长而已。

  尽管在他的这个年纪。能够登上这个位置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了。毕竟38岁对于政坛而言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年纪,但是和已经是部长的丘吉尔,还有已经拥有相当权势的斯大林相比,罗斯福的差距就显得要比较明显了。

  不过…

  尽管这样,出生在一个正确的国家还是令他拥有了耀眼的将来,至少与丘吉尔相比会是如此。

  毕竟现如今的大英帝国。已经可以说是日落西山了。

  而另一方面,相信对于严绍那个时代的人来讲,都很记得一件事,那就是罗斯福曾经是一个残疾人。至少人们对罗斯福的印象通常都是很简单的,他坐在轮椅上面的形象。但是实际上罗斯福并不是刚出生的时候就是如此的,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罗斯福恐怕压根就不会踏上从政的道路。

  甚至于他会踏上从政的道路。也是与一件在他残疾的时候,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有关——————那就是迎娶了他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在1904年的时候,当时还很年轻,只有二十二岁的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到了1905年3月的时候,与后来的妻子埃莉诺,同时也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侄女结婚。

  一个是自己的远方堂侄,另外一个则是自己的堂侄女。作为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当然不可能会不来。而总统亲自参加了结婚仪式,也使得婚礼非常隆重。

  事情如果仅仅只是到此为止的话,或许是一个挺不错的事情,至少婚礼足够热闹了。但是当时年轻的罗斯福发现,其实参加婚礼的大多数人都是因总统而来,并不是因为他这个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年轻人,这也由此激发了他从政的决心。毕竟哪怕是做不到总统。只是做一个部长也要比寻常的职业更加的威风——————好吧,这仅仅只是严绍的看法而已。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叔叔,也就是西奥多?罗斯福的时候。对方痛骂罗斯福是叛徒,是一个卑鄙的小崽子。

  尽管遭遇了这样的问题,但是罗斯福却并没有改变前进方向。他乘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每天进行10多次演说,最终幸运地当选了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威尔逊亲自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7年,表现杰出,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使得从此美国海军变得越发强盛,而罗斯福本人也在海军中建立了贯穿其一生的影响。

  在原本的历史上,智慧、干练、胸怀宽广、深孚众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个39岁的男人迈上政治峰巅的脚步。

  但或许真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或许足以打败许多人,但是显然并没有能击败罗斯福,不然的话,在未来便不可能会有罗斯福这个总统了。

  最终凭借着国人的毅力。罗斯福成功的战胜了这一切,并且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总统之一。

  当然,这仅仅只是历史上的罗斯福,至于现如今的罗斯福,在没有经历过一年后才会发生的事之前,现在的他还很健康,并且因为威尔逊的赏识而意气风发。

  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严绍的出现历史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动,换句话讲,罗斯福还是否会和历史上一样变成残疾,恐怕是很难说的一件事。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在历史改变之后,罗斯福的人生也将跟着改变。从某种角度上讲,或许会摆脱残疾的未来,罗斯福应该要感激一下严绍才对。

  不过另一方面…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对于一个未来可能会很伟大的人物,必要的苦难似乎也算得上是一种磨砺。在历史上罗斯福在残疾了之后,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恢复性的锻炼,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些对于罗斯福的未来都是有着极大用处的,但是如果罗斯福一直健康的话,那这个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还会不会入历史上一样却是很那讲的事情。

  至少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眼下罗斯福依旧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同样,作为深受威尔逊赏识的年轻人,他的未来也可以说是充满光明的——————事实上罗斯福所受影响最大的两个总统,一个是他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所谓的老罗斯福。而另一个就是威尔逊了。

  套用官面上的说法就是,他从西奥多罗斯福的身上,学习到了如何捍卫民族利益,而从威尔逊那里则学习到了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共同维护和平的基础上的。当然事实究竟是不是如此,这个谁也不清楚,但至少表面上的确是如此的…

  ————————————————————————

  站在威尔逊的面前,罗斯福的脸上永远充满了自信。

  “英国人?他们一定会答应的!”

  “哦?”听到罗斯福回答的如此肯定。威尔逊显得有些吃惊。“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不是英国能够控制的,同时也绝对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两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不但令欧洲大量的皇冠跌落在地上,同时也令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到处充斥着有能力对英国殖民地造成威胁的国家,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中国,所以如果不愿意面对中国人和其他国家所发起的挑战,英国人便必须要同意这项条约…”

  说到这里,罗斯福看向了威尔逊,嘴角透露出一丝讥讽。“最重要的是,如果想要签订条约的话,那么现在对于英国人来说便是最好的一个时机。毕竟眼下像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都因为先前的战争而元气大伤,日本的话,也同样因为朝鲜战争的关系遭到重创,现在这几个国家都需要时间来治愈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至于中国,虽说也在这场战争当中捞到了不少的好处,但是毕竟底子太薄了一些,短时间内还无法与我国和英国相比,所以如果现在开始进行限制的话,即便是中国人也无话可说,可如果再拖延一些时间的话………法国和意大利还有日本这样的国家,在恢复了创伤之后必然会继续扩张,而中国则正在对海军的实力进行加强,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一年,中国的海军实力都在增强着。如果再拖延两年的话,恐怕即便英国人想要限制也限制不住了…”

  事实就是这个道理,哪怕英国人在怎么不愿意,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现在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如果错过了,那么想要通过一个条约来限定住其他国家,那边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毕竟眼下法国、意大利、日本这样的海军强国,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遭到了极大的创伤。短时间内他们的目标便是疗伤,而不是扩充军备。

  而中国那边呢,尽管实力扩充的非常快,但是底子毕竟还是太薄了些,尤其是在海军方面更是如此。

  甚至于,现在的中国海军所拥有的主力舰,都还是早年曾经从南美收购的三艘战列舰,还有在龙口湾战役当中击沉的日本战列舰打捞上来后修复使用的。

  这些战列舰里面。除了一些无畏舰外,主要还是前无畏舰和准无畏舰,甚至还有只能称得上是装甲舰的日俄战争时期的战列舰,另外就是日本的金刚级战巡舰,不过仅仅只有一艘而已。

  这样的实力或许已经算是很强了,但是和英国还有美国相比却差得远了。当然,这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至少目前中国已经展开了极具野心的造舰计划,只要能多给中国人一些时间,相信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一个绝不逊于英美的强国——————这一点单是看中国现如今的版图便可以看的出来,即便是当年的俄罗斯帝国也没有现在中国那么大的领土和那么多的人口。

  同样,国内稳定的政局,再加上极具效率和较为清廉的政府等等。都让中国变得极有前途…

  根据调查局得到的情报,中国已经拥有了建造战列舰和战巡舰的能力,并且已经开始计划着每年都建造两艘战列舰和一艘战巡舰。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需五年的时间,中国便可以拥有十艘新的战列舰以及五艘战巡舰,另外中国还拥有过去的一些战列舰,这些也同样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如果全都算上的话,中国甚至很有可能会成为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海上强国,要强于曾经的第三日本,并且与英美的差距绝对不会特别的大,毕竟在一战结束之后,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不会继续保留规模如此庞大的海军——————尽管在得到相关的情报之后,也有很多白人至上主义者认为。中国人所建造的战列舰,论战斗力最多也就只能相当于西方列强战列舰的半艘,所以即便是二十艘新式战列舰,其实际的战斗力也仅仅只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十艘而已,而目前美国海军的战列舰数量绝对不仅仅是十艘而已,所以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至于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过去中国并没有建造战列舰的经验。即便是建造出来了,也未必能用。更何况许多白人本来就怀疑黄种人的能力,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能力建造战列舰。

  不过对于这样的言论,罗斯福一向是嗤之以鼻的。

  毕竟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出现在欧洲战场上的坦克,还有装载在战斗机上面的射击协调器根本不可能被发明出来。

  尤其是中国人对新式兵器的运用,坦克于欧洲战场,潜艇于龙口湾战役,还有轰炸机在东欧平原对苏俄骑兵的轰炸。这些都已经证明了这些中国人的智慧,而过去罗斯福与华人打交道的经历也让他深深的明白,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矮个子的东方人…

  所以…

  为了确保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其在限制中国实力的问题上,与英国人的立场可以说是一致的。

  至于法国人,说实在的,现在法国人的海上实力甚至都还不如日本,所以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更何况法国人的战争创伤,可以说是在所有战胜国当中最重的一个,等到他们恢复过来的时候,恐怕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后了…

  ————————————————————————

  就像前面说的,现在法日等国正是处于舔伤口的状态,估计对扩充海军军力没什么星期,而中国的底子又太薄了。短时间内,其海军还无法与英美等国相提并论。

  而英美的计划就是,根据现如今世界各国海军的强度来划分等级,英美自然是最上等的,其他国家则是依次排列,每一级都要比前一级弱上一些…

  以此类推,而如果按照目前的海军实力来进行等级划分的话,无论是惨遭重创的法日意等国,亦或者是底子还很薄的中国,显然都无法与英美相提并论,而英美则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名正言顺的去限制上述这些国家的实力…

  同时以避免战争的理由作为借口,堂而皇之,也不怕任何人会怀疑及反对。

  可以说,一切英美都已经计划的天衣无缝了。

  至于为什么没有限制陆军,反倒是限制起海军来了。这纯粹是因为陆军与海军相比情况较为复杂。

  从某种角度上讲。其实所谓的军事实力,主要看的就是双方的军力对比。如果说你的军力比自己的敌国差,那么便必然会增强军力,这几乎可以说是恒古的道理。

  但是尽管是同样的道理,可是海军和陆军还是有所区别的。

  那就是相对于海军来说,海洋是无限广阔的,所以兵力这种东西可以说是越多越好。即便是对于寻常的海域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两支舰队就可以填满的。

  因此就如后世那样,哪怕美国的海军舰队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所有国家海军的总和,但是美国人却依然不满足。仅仅只是因为经济和财政的原因,所以才会削减舰队的数量…

  但是陆军就不同了,尽管陆地相对来说也是非常宽广的。但是陆地作战,某个区域所能投入的兵力就那么多。当然。这与这番话的主题没什么关系。对于一个陆地国家来说,他首先需要拥有一支足以保护自身国土的陆军。

  这点与海军不同,海军的话,首先就要让自己强于对方。

  而陆军在让自己强于对方的同时,却还需要顾虑到国土的面积等因素,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必须要在国内留下一定的部队来。而且每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大小都是不一样的,就好象现如今的中国一样。两百多万的军队甚至已经有些无法满足国社政府的需求。

  毕竟对于国社政府来说,哪怕是在扩张之前,两百多万陆军的数字也仅仅只是勉强能够捍卫国土安全。现如今国土的面积扩充了两倍多,即便不一定非给把陆军的规模扩充到四百多万,好歹也给弄到三百多万才行吧…

  事实上眼下国防军的兵力的确有些紧张,尤其是在多了那么大一块地盘之后。如果不是在乌拉尔行省,有叶卡捷琳堡和乌拉尔山脉作为天然的屏障存在于那里,使得国防军防御欧亚边境线所需的兵力大大减少的话。情况还真有些麻烦。

  万幸的是,尽管兵力紧张,但是坚持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目前国社政府正在大量迁移百姓到几个新的领土上,只要把人口迁移的足够了,再加上预备役动员制度的成立。别看现在国防军的总兵力才二百多万,战时随时都可以动员出超过一千万的兵力…

  不过即便是这样,每年国防部的例会上。有关扩充陆军规模的声音都是不绝于耳。

  甚至陆军部那边还曾经有人提议,把陆军的规模扩充到五百万的地步,差点没把财政部的人给吓傻。而尽管严绍对这个提议挺有兴趣的,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内阁方面的反对而无疾而终。当然。严绍最后没有坚持下去也是一个原因,这也让那个陆军方面的不少军官和将领感到失望。

  但是另一方面,内阁还有海军却感到庆幸。

  内阁不用多说,当然是因为可以少华一笔钱了,毕竟要是多出了两三百万的编制,那每年的军费支出恐怕就要成为一个天文数字了。眼下国社政府的财政收入虽然每年都在巨额增加,但承担起来恐怕也会非常辛苦的,何况——————何况一般来讲,文人总会本能的去蔑视武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很多时候他们宁可拿钱打水漂,也不愿意把钱投入到国防上去,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穷兵黩武。

  自然,在西方这就有些不同了,因为在西方的话,那些兵工厂可是会给政客们献金,让他们多帮忙说些好话的。

  而在收了别人的钱之后,自然也要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了。

  军工联合体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

  海军感到庆幸的理由就很简单了,因为如果陆军规模扩大的话,绝对会压缩海军的预算。眼下正是海军大发展的时期,如果预算全都被陆军给占走了,那海军拿什么来发展?

  至于严绍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严绍认为现阶段经济建设优于军事建设。至少现阶段是如此的,尽管目前中国因为多种原因已经成为了一个巨无霸,但是经济的起步毕竟是刚刚才开始的。

  而军事建设的速度,从来都取决于经济基础。

  同样,民生等等各个方面,也都取决于经济建设。

  如果单纯为了军事,为忽视了工商业的发展,那绝对是短视的——————当然,如果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还这么干的话,那绝对是二百五。

  毕竟真到了国难当头的地步,哪怕是砸锅卖铁,也给把军备给搞出来!

  不然的话,就算你的经济建设再好,也不过是给别人建设的。

  可如果在没有外部威胁,亦或者说是外部威胁不足的情况下还这么做,那就真的是有点二了!

  眼下的中国不能说没有外部威胁,但要说外部的威胁能够危及到中国的安危,那却是绝对在开玩笑。

  毕竟作为一个可以随时动员上千万兵力的国家,除非敌国在科技上已经出现了压倒性的优势,不然根本无法对中国构成根本上的威胁。

  既然如此,严绍自然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而不是军备扩充上。反正军备这种东西,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基础上的。如果完全忽视了经济基础,而只顾着盲目的去扩充军备亦或者是进行军备竞赛的话,那么苏俄便是前车之鉴。

  ——————————————————————

  “无论如何,中国这头巨龙都必须要铐上锁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亚洲的利益,不然迟早有一天我们的,英国人的,乃至整个西方文明在亚洲的利益都将会被中国人一口吞下,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悔之晚矣了…”

  听到罗斯福这么说,一直端坐在自己位置上不动的威尔逊微微颔首。

  目前美国政府方面至少有两件事情已经达成了共识,一个就是中国必须要得到遏制。不然迟早有一天中美两国将会因为亚洲的问题而发生冲突。在一个就是尽可能的避免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

  “这些中国人,真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

  抱怨似的说了这么一句,威尔逊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的任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明年!到了明年威尔逊的任期便会结束,接下来的事情将会由下一任的美国总统负责。

  不过可能的话,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任内尽可能的多解决一些事情。

  “通知英国人,就说我们已经同意了,让他们那边尽快拿定主意!”

  “是!”

  站直了身子,罗斯福朝着威尔逊点头道。

  几日之后,英美两国共同发表声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军备竞赛以及可能会因军备竞赛而引起的大规模战争,邀请中、法、日、意四国在美国的华盛顿签订一项《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于各国在海军建设上予以约束,避免军备竞赛的发生…

  该项声明的提出,顿时在全世界引起了一番议论。

  对于该项声明,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这件事上,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未完待续


  (https://www.motanwx.cc/mtk8/1003492.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